最高法院裁判看法:
1、雇主责任险的保险标的是雇主承担的赔偿责任,受益人和被保险人均为雇主,保险赔偿金不支付给受害的雇员,雇员只能得到雇主的赔偿,不可以直接得到雇主责任险的保险赔偿。
2、雇主用保险公司理赔的款项完成了工伤赔偿支付义务,雇员倡导获得该保险理赔款项后雇主仍需向其支付工伤保险待遇成本的再审申请理由不可以成立。中国最高人民法院民 事 裁 定 书(2023)最高法民申2341号再审申请人(一审原告、二审被上诉人):郭某伟被申请人(一审被告、二审上诉人):广西鸿某船务公司再审申请人郭某伟因与被申请人广西鸿某船务公司(以下简称鸿某公司)船员劳务合同纠纷一案,不服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2022)桂民终1100号民事判决,向本院申请再审。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了审察,现已审察终结。
郭某伟申请再审称:(一)二审法院认定鸿某公司投保的商业保险系责任保险,依据《中国保险法》第六十五条规定,责任保险应为被保险人给第三者导致损害,被保险人向被其损害的第三者赔偿的保险。本案鸿某公司需要承担支付工伤保险待遇是什么原因系其未根据《中国社会保险法》的规定依法为郭某伟参加社会保险,事实与《中国保险法》规定的责任保险并不同。且依据鸿某公司提交的保单,鸿某公司投保的险种系人身保险,以为鸿某公司工作的船员作为被保险人及受益人,依据《中国保险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郭某伟作为与鸿某公司具备劳动关系的职员才具备保险利益,保险公司直接向郭某伟支付理赔款也可反映这种情况。
二审法院忽视保险公司向作为受益人的郭某伟直接支付理赔款的事实及鸿某公司在本次工伤事故中除承担医疗成本外,并未有其他任何支出用于法定工伤待遇的事实,认定鸿某公司已承担民事责任,且认可用人单位不为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可以借用商业保险抵消社会保险,系价值导向错误。(二)本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钦南区人民法院审理后以无管辖权为由移送至北海海事法院一审,再由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二审,而二审法院组成的合议庭仅有一名审判员参与,该案的管辖问题及二审法院合议庭的组成均与《中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诉讼程序不符,应予纠正。因此,根据《中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七条第二项、第六项、第七项、第十一项、第十三项规定申请再审。本院觉得,本案系再审审察案件,应当围绕郭某伟的再审申请事由是不是成立进行审察。本案再审审察阶段的主要争议问题是:二审判决认定鸿某公司已经履行了支付郭某伟工伤保险待遇成本的义务,未予支持郭某伟向鸿某公司倡导工伤保险待遇的诉讼请求,认定事实和适使用方法律是不是正确;本案是不是存在管辖错误、二审合议庭组成违反法定程序的问题。
1、关于鸿某公司是不是已经履行了向郭某伟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相应成本的义务《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二条第二款规定:“根据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根据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成本。”本案中,双方当事人对鸿某公司应当参加而未为郭某伟参加工伤保险,故应当根据工伤保险待遇向郭某伟支付相应赔偿没异议,二审法院对此予以确认。但同时,二审法院认定,鸿某公司投保了被保险人为鸿某公司、保险责任名字为船东保障和赔偿责任险的商业保险,该保险的投保人及被保险人均是鸿某公司,该保险是以其对船员依法应负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责任保险,而非以船员的生命或身体作为保险标的的人身保险,该认定符合案涉保险合同的约定,具备充分的合同依据。郭某伟再审申请倡导鸿某公司投保的案涉保险,被保险人及受益人为郭某伟。但依据鸿某公司一审时提交的《沿海内河船东保障和赔偿责任保险保险单》及有关附件记载,案涉保险的被保险人为鸿某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公司泉州分公司出具的《关于“新鸿某38|郭某伟”工伤赔偿事故的代付说明》亦载明,保险公司将36万元支付给伤者郭某伟系依据被保险人授权的代付行为。以上事实均可说明,郭某伟并不是案涉保险的被保险人和受益人,鸿某公司才是保险公司赔付的对象,这也与雇主责任险的特点相一致。依据法律规定,雇主责任险的保险标的是雇主承担的赔偿责任,受益人和被保险人均为雇主,保险赔偿金不支付给受害的雇员,雇员只能得到雇主的赔偿,不可以直接得到雇主责任险的保险赔偿。
二审法院对郭某伟关于保险公司向其付款是其基于鸿某公司为其投保的商业保险,获得保险公司赔付的建议不予支持,认定事实了解,适使用方法律正确。二审法院同时认定,鸿某公司作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就工伤保险赔付问题,通过平等、自愿协商达成了和解协议,约定由鸿某公司向郭某伟支付40万元作为工伤保险赔偿,并用保险公司向鸿某公司理赔的款项完成了与郭某伟约定的支付义务。在郭某伟认同已经收到上述40万元款项的状况下,二审法院认定鸿某公司已经承担了向郭某伟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相应成本的民事责任,认定事实和适使用方法律均无不当。郭某伟关于鸿某公司投保的险种系人身保险,以船员作为被保险人及受益人,其获得该保险理赔款项后鸿某公司仍需向其支付工伤保险待遇成本的再审申请理由不可以成立。
2、关于本案是不是存在管辖错误、二审合议庭组成违反法定程序的问题关于管辖权问题。本案系船员劳务合同纠纷,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海事法院受理案件范围的规定》关于“2、海商合同纠纷案件船员劳动合同、劳务合同(含船员劳务派遣协议)项下与船员登船、在船服务、离船遣返有关的报酬给付及人身伤亡赔偿纠纷案件”的规定,是海事法院管辖案件范围,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钦南区人民法院将本案移送至北海海事法院审理适使用方法律正确,没有管辖权错误的情形。关于二审合议庭组成状况的问题。《中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开庭审理。经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对没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理由,人民法院觉得无需开庭审理的,可以不开庭审理。”依据二审卷宗显示,本案二审期间未开庭审理,但于2022年十月12日书面告知了当事人合议庭组成职员,并于2022年十月26日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了询问,双方当事人均到庭参加。询问程序由审判员一人主持,并不违反法律规定。二审法院的审理程序没有郭某伟倡导的《中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七条第七项、第十一项、第十三项规定的应当再审的情形。综上所述,郭某伟的再审申请不符合《中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七条第二项、第六项、第七项、第十一项、第十三项规定的情形。根据《中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一条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国民事诉讼法〉的讲解》第三百九十三条第二款之规定,裁定如下:驳回郭某伟的再审申请。
引使用方法条
《中国民法典》